2025年6月10日星期二

Celsius:关于亚历克斯·马辛斯基(Alex Mashinsky)及其失败原因


关于亚历克斯·马辛斯基(Alex Mashinsky)及其失败原因  


他刚刚因自己的行为被判刑12年。  


我曾投资过许多新兴的“用比特币抵押贷款”的公司,这看起来是个很棒的主意。人们不想卖掉自己的比特币,而是想长期持有,但他们又需要现金。因此,为了避免因出售比特币而产生税务事件,你可以将部分比特币抵押给贷款公司,获得一笔贷款(按一定的贷款价值比,LTV)。如果比特币价格暴跌,你可能会被强制平仓;如果触及某个临界点,他们会要求你追加保证金,你可以存入更多比特币来支撑贷款。很多人开始这样做。  


而另一方面,这家名为“Celsius”的公司则在寻找愿意赚取利息的人。他们设计了一套复杂的机制,让人们相信有人想用比特币抵押贷款,而贷款支付的利息会被用来支付给那些希望从比特币中赚取收益的人。于是,我最终投资了这家公司。  


当时我也考察了这个领域的其他几家公司,但直到Celsius破产时我才发现——就在我们投资的那轮融资之前,那位亚历克斯·马辛斯基(Alex Mashinsky)在运营交易部门。当人们存入比特币时,他实际上是在交易这些比特币。他做空了比特币,结果亏损了1500万美元,需要平仓。而我(以及与他的一些客户共同)的投资,正是用来填补这个他从未披露的窟窿——这就是我们的第一次接触。  


后来还发现,这家公司是通过ICO(首次代币发行)融资的。他说自己筹集了5000万美元,但实际只筹集了3800万……不,是3200万,其中有1800万美元不翼而飞。他用一份复杂的合约掩盖了这一点,合约由某些代币支持,并设计了一套永远不会真正支付的方案。但他最终陷入了一个谎言的泥潭——在我们投资之前,这两大欺诈行为都未被披露。  


后来,这家公司成为了比特币借贷和赚取收益的最大平台之一。我想试试看,但我不太放心把比特币放在交易所,因为我经历过太多交易所暴雷的历史,所以一直避免这么做。我曾与Bitfinex合作过,在2016年黑客攻击后帮助他们恢复,那次算是成功挽回。我已经吸取了大多数人还没学到的教训:如果要参与这类事情,只投入一小部分比特币。于是,我决定测试一下,存了一些比特币,用它抵押贷款,然后又存入更多比特币,让收益覆盖利息。  


最终,这家公司破产了。经过两年的法庭审理,我们发现所谓的“收益”其实是欺诈——只是数据库里的一个数字,写着“给你这么多比特币收益”,而贷款和收益之间根本没有关联。他们也没有风险管理体系,过程中还遭遇过黑客攻击。最终,他们的资产负债表上出现了约18亿美元的缺口。  


马辛斯基想出了一个复杂的计划:让人们能即时提取比特币、提供贷款,同时投资比特币挖矿业务。他们购买了约12.7万台ASIC矿机,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挖矿设施(这是一个长期投资),然后计划让公司上市,希望能填补窟窿。但这一切都基于一个假设:比特币会涨到10万美元。然而,比特币并没有涨到10万美元。  


背景:整个系统性风险的结构  

(这部分涉及复杂的金融运作,我会简要概括。)  


当时,有几家对冲基金(如Sam Bankman-Fried的Alameda Research、三箭资本等)利用类似比特币ETF的产品(如GBTC信托)套利。由于监管不允许真正的比特币ETF上市,GBTC成为唯一选择,但它的流动性差,赎回周期长,甚至一度出现50%的溢价。  


Celsius、BlockFi、Voyager等借贷平台通过GBTC的溢价套利赚钱,并用这些“虚假收益”支付给用户。但问题是,真正用比特币抵押贷款的人不够多,导致这些平台本质上变成了对冲基金。  


与此同时,零售投资者(包括普通人和退休老人)被高收益吸引,把401k养老金投入这些平台。而平台又把资金借给对冲基金,后者进行高风险交易(如GBTC套利、Terra Luna算法稳定币等)。这些基金互相投资、借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不透明的风险网络。  


最终,美联储加息(因通胀、战争等因素)引发连锁反应:银行、国债市场动荡,稳定币崩盘(如Terra Luna),GBTC从溢价50%变成折价50%,比特币价格未达预期,所有公司(Celsius、三箭资本、FTX等)接连暴雷。人们发现,这些平台存在欺诈(如Sam Bankman-Fried和Alex Mashinsky的操作),而整个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无人察觉。  


当这些公司破产时,比特币价格暴跌,借贷者被强制平仓,比特币被低价抛售。许多人在破产程序中只能以美元债权索赔,而无法拿回比特币,甚至因强制出售面临税务问题。如今,他们仍在法庭上争取拿回自己的资产。  


关键点总结  

1. 欺诈与掩盖:马辛斯基隐瞒交易亏损和ICO资金缺口。  

2. 虚假收益:Celsius的“收益”只是数据库数字,无真实资产支撑。  

3. 系统性风险:对冲基金、借贷平台、稳定币和交易所互相捆绑,形成脆弱的高杠杆网络。  

4. 美联储加息触发崩盘:宏观政策导致套利失效,泡沫破裂。  

5. 散户受害:普通人成为最终接盘者,损失难以追回。  


0 评论:

发表评论